2021年9月9日-10日,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組織,在烏魯木齊召開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秸稈飼料收獲技術與智能裝備研發”項目的課題績效評價,我公司主持的課題“青貯纏網裹膜與秸稈壓縮成型技術及裝備研發”進行了作業演示及現場答辯,公司科技產業部部長、課題負責人李曉康、研發中心主任郝彥靖參加本次績效評價會議。
本次會議分為現場勘驗組和績效評價組。績效評價專家組由中國工程院士陳學庚院士、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方憲法研究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王紹金教授、河南科技大學農業裝備工程學院院長姬江濤教授、新疆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裴新民研究員、新疆農業科學研究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陳發研究員及石河子大學坎雜教授組成,陳學庚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
9月9日,在昌吉進行了田間作業演示,我公司研發的青貯飼料纏網打捆裹膜一體機和自走式裹膜機進行了現場作業演示,課題負責人李曉康向現場勘驗的專家詳細介紹了公司研發裝備的工作原理、性能、生產、銷售以及市場的情況。

圖1 設備現場作業

圖2 現場講解
9月10日,進行了課題績效評價,課題負責人李曉康對“青貯纏網裹膜與秸稈壓縮成型技術及裝備研發”對課題開展等情況進行了詳細匯報,專家組審閱了課題技術資料,聽取了匯報,觀看了作業視頻,經質詢、答疑和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課題開展的均勻喂料、高密成型、打捆密度可調、自動感知技術、裹膜層數自動可調技術研究和研制的圓草捆打捆裹膜一體機、青貯高密度纏網打捆機、自走式裹膜機及高密度壓縮成型裝備及高密度壓縮裝置整體達國際先進水平,成果技術實現了較好的轉化和推廣應用,為我國飼草商品化提供了技術裝備和產業路徑,課題已完成任務書中規定的各項研究任務和考核指標,達到了課題的預期目標,同意該課題通過績效評價。

圖3 匯報現場

圖4 匯報現場
會后,專家組在成果創新點凝練、技術前沿分析、市場轉化等諸多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意見,對會議的形式和組織也給予肯定,本次課題績效評價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圖5 參會人員合影
該課題的開展擴大了飼料來源,實現養殖產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壯大了西北地區支柱產業、促進農牧業結構優化,完善了產業鏈,建設了現代農牧業;課題成果的應用為我國農業及養殖業的長期協調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課題研發的裝備,實現了對飼草及時、高效的機械化加工,縮短了青貯飼料及黃貯飼料制作周期,減少了飼草的營養損失,促進了飼草行業的發展,提高了農民收入,增加了社會就業率,為飼草商品化提供技術支持,帶動草食畜牧業的發展,解決農民的提效增收問題,前沿性和先進性明顯;同時通過課題實施,為我公司培養了一批集飼草品質、機械設計、液壓技術、電氣技術、工業設計等多學科的人才隊伍,建立、健全了科學的人才梯度,形成可持續發展良好態勢,為公司十四五規劃的順利實施打下堅實基礎。